Wednesday 30 May 2007

阅读马六甲(一)


《马六甲:来自街巷的声音》(Malacca, voices from the street),作者:Lim Huck Ching, Fernando Jorge,2006。

作者是槟城人及葡萄牙人,都是念建筑系出身。他们把马六甲的老街巷走透透看透透,更主要是追溯建筑物背后的历史与人物,娓娓道来,却是很多连马六甲人都不知道的新知识。

作者从一条老街走到另一条老街,探访老屋、庙宇、废墟和墓地,驻足用心聆听它们的过去与现在。从1999年到2005年,他们敲叩了一个个深锁的大门,与超过150个居民访谈,再加上来自新加坡、葡萄牙、荷兰、英国及本地的档案资料,搜查出原始资料,完成了这本共368页,厚达1寸半的大块头英文书。

书内附有218帧精彩照片,都是在成书5年的过程中所拍摄,绝大部分是马六甲人熟悉的人、事、物,不懂英文的老人家,也把书本从头翻到尾,看得津津入味(我老爸罗)。

书中的每一条街都有它的过去,从璀灿到没落,从喧哗到沉寂。笔下的每一条古老街巷,蕴含了深一层的人文关怀与探索,搭配从另一种视角摄下的美丽图片,读来令人掩卷叹息,犹如一束馨花飘来的芳香,沁入心脾,荡气回肠。

作者将街头巷尾被人遗忘的故事与背景,赋以人文情怀,一篇篇的字里行间,透露着保护马六甲古迹的真挚情感,也豪不留情地批评政府对古迹造成的破坏,更揶揄了欲将古迹作为卖点以赚取更多外汇的庸俗心态。

这是作者说的:“...Malacca remains lackadaisical about the need to properly conserve its heritage. A fundamental understanding of heritage conservation is still acutely lacking, and the complexities of the city’s heritage environment are wildly misunderstood.”

Saturday 12 May 2007

文化坊——变与不变之间

今日的鸡场街文化坊出现繁华似锦的风貌,造福周边老街道也慢慢走出落魄凋零的残旧景色,共同挥出缤纷的丝巾招徕外宾,齐齐赚取外汇。

许多人看到商机而纷纷涌入老街区,但随之高涨的屋价,也让许多原有居民与租户承受不了而离开。文化坊自2000发展至今,越来越兴旺,许多老街坊因为种种因素都走了,留下的,他们有什么话说?

万安金铺——守着旧时光
“这里发展快、游客多、消费低。”熊松圣对鸡场街每逢假期便车多人多的情况,有点不耐烦地说,到老街区的游客,多是吃吃喝喝,喧嚣一番后便离开,购买力其实不强。

23岁的他是万安金铺少东,在鸡场街出生、成长,店里售买娘惹们爱佩戴的14k金饰,并且维修小首饰及洗金饰,3兄妹及父母住在店后。

他正在细心地维修一个小巧的娘惹银制钱包,钱包由一个个细小银圈环环相扣而成。

问他有无想过离开老店,他耸耸肩说,已经住习惯了,没想过要搬。至于会不会为老店改型,他也摇摇头说没必要,看来非常投入这一行。

这爿老店自1933年由他的祖父创立,传给父亲熊纯倡,他中学毕业后便留在店里帮忙学手艺,该店至今已有73年,店里老旧的家私用具,以及人工手艺,依旧守着旧时光。


丽华影室——顺应改变

有人执著不变但也有人顺应环境而改变自己,隔几家的丽华影室,半爿店已经让出摆买旅游纪念品,店主许振通(67岁)也兼做导游。

由于数码相机盛行,他的相馆生意已经下滑,陈旧的器材搁置在一角,来光顾者多是购买纪念品的游客。

许振通来自麻坡,1976年落户马六甲,儿子及孙子都在老店里成长,面对老店租金日愈高涨,从前的三四百到如今逾千令吉,如果再死守已经没落的传统相馆,很难维持下去。

封街至今,鸡场街蜕变成兴旺的旅游地,店前来往都是脸孔陌生的游人,周围许多老租户承担不起高租金而离开,但对他来说,这些都没关系,他赞成旅游业的发展,也正在新环境里寻找新商机。


天华银家——随遇而安

“人越多当然越好罗,看来很旺嘛,当然是好事。”70岁的卢启松豁达地看好老街区这三四年来的迅速发展。

他在横街巴刹南马经营天华银家,马车街出生,观音亭街成长,几乎一生岁月都在老街区度过。

20年前用几万令吉买下店铺,靠银器镶宝石的手技养活一家人,赚了点钱后便收购一些古董摆买。

如今,子女们都在大都会讨生活,留下他与妻子及托顾的孙子守着老屋。

周围贩卖纪念品的商店增加了,竞争也更激烈,卢启松却随遇而安,不去拼搏,反而卖少一点,反正生活担子已经不重了。

老店屋的价格已经飙升到百多万令吉,问他有否想过变卖老店搬到更舒适的环境,他笑说,“不搬不搬,搬家很麻烦。”

无论周边环境怎么改变,卢启松都随遇而安,笑看人生。




熊松圣可以很有耐性地修复小钱包,但对老街车多人多的情况有点不耐烦。

Sunday 6 May 2007

永远的荷兰街

马六甲有一条荷兰街,远近闻名,虽然政府为了纪念出生在这条街的建国功臣而将它改名为敦陈祯禄路,在马六甲人心中,荷兰街永远叫荷兰街。

踏足不到500米的荷兰街,脚歩要放慢,一栋栋老厝毗邻紧贴,一些转变为商铺或旅馆,很多大门紧锁,看不到主人出入,更有一些已经破落坍塌,或成为引燕屋。

街上的商铺是安安静静做生意的画廊或古董店,所以尚能守着它由古至今的矜持与沉着气质,而引燕屋招来大群燕子终日在上空盘桓,"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沧桑感,不禁油然而生。

两排屋深百余英尺的豪宅,便是峇峇娘惹的发源地。峇峇娘惹是早期南来华人与土女结合繁衍而形成的特殊族群,大多分布在曾为海峡殖民地的马六甲、槟城和新加坡三地,其中又以马六甲的最悠久,许多峇峇族的"母家"(rumah abu )在这里,而荷兰街便是形成峇峇娘惹文化的据点。

左边的门牌单数,右边门牌是双数,只要掌握了门牌号码,想要知道哪个峇峇先贤来自哪所大宅,轻而易举。这里最出名的峇峇望族,要数73号"长源"和111号"同发"。

"长源"是第一个在马来西亚种下橡胶种子的陈齐贤故居,也即是陈笃生的孙子。

"同发"是争取国家独立及创立华人政党马华公会的敦陈祯禄故居。这间老屋最早由陈祯禄的祖父陈春木于1875年买下。

经过岁月洗涤,峇峇望族后代很多都已搬迁他处现代化的洋房或移居大都会,将祖厝留给管家看顾,所以大门终日深锁,看不到日常生活情景,游人只能从外观赏,尤其是双门、窗扉、门楣上大大的中文字最具特色,字体苍劲有力,自成一格,展示了书法艺术之美。

荷兰街原名叫Hereen Street,意思是绅士街。屋子在18世纪荷兰殖民时代开始兴建,建筑本身是又长又窄的荷兰式排屋,华人迁入后,融入了中国建筑风格,在英殖民时代又添加了维多利亚式风情。

要深入了解峇峇文化,不妨到门牌48-50的峇峇娘惹博物馆参观,它的建筑、家具和摆设,以及陈列的服饰等,都充分体现了峇峇娘惹的特色。进入参观,如同走入时间隧道,一窥峇峇娘惹族群的生活习惯及文化。

峇峇娘惹的日常生活保存传统的华人礼仪习俗,服饰及饮食方面又创造出中巫合璧的杂质特色。娘惹是烹调能手,传统的马来食物口味浓重辛辣,早期华人大都吃不惯,于是嫁给华人的马来女子,在掌厨时调整,多点香料少点辣,形成了特殊风味的娘惹餐。

娘惹也擅长制造小巧玲珑的糕点,由椰浆、糯米、糖,再加上兰花汁所造的"娘惹糕",色彩缤纷,挑动人们的味蕾。


荷兰街小资讯:

·峇峇娘惹博物馆入门票:成人8令吉,小孩4令吉。


·122号永春会馆创立于1800年,迄今206年,长约200尺,分三进,雕梁画栋,可与青云亭同列为马六甲最完美的古建筑物。

·117号徐氏宗祠是一栋西化的洋楼,夹在与两排中式老厝之中,屋前是一片小庭子,与众不同。


·103号"坚贞"为曾昆清故居,屋墙铺上青瓷,非常好看。马六甲市区有一条曾昆清路与一座曾昆清桥。

·70号鹏志堂(Malaqa House)是一间修复得相当细緻的典型老屋,售买古董、家具与纪念品。


·8号荷兰式店屋经过民间筹资认真修复,可免费入内参观。开放时间从星期二至六,上午11时至下午4时。


·街后有一间家庭式娘惹餐小馆,香浓的"晶露"不妨一尝。位置就在门牌31号后面。

·荷兰街上的旅舍或客栈各有特色,标准房价格从80令吉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