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27 December 2017

印象苏州

凌晨时分,四月凉凉的气候,在上海浦东机场静待天亮后的第一班车去苏州。那里有姑苏城外千古绝唱的寒山寺,中国四大名园之一拙政园,贝聿铭封山之作苏州博物馆,一寺一园一馆,组成了我对苏州最深刻的印象。

落脚在平江路的旅馆,一边是琳琅满目的商店食肆,一边是细细漫流的小河,一座座小桥衔接两岸,偶尔有载客小船伐过,俨然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风景。附近还有许多著名景点,皆步行可至。

清晨起个大早,游客还没涌至,平江古街沉浸在晨曦之中,河边杨柳轻荡,老人家早起出门,躅踯在石板路上,古瓦旧墙攀沿着点点青苔,人说的烟雨江南,朦胧如诗,不就是眼前这番情景。 


姑苏城外寒山寺

这一趟来到苏州,遇上清明节小长假,处处游客如过江之鲫。穿梭在拥挤人潮中,心里吟着“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城,夜半钟声到客船”,搭上“苏州好行”旅游观光巴士,直达千年古寺。向掌车小姐售买寒山寺门票,可免去排队之苦,可是遇上大堵车,行行重行行,花费个多小时才抵达。

唐代张继当年名落孙山而郁郁还乡,途经苏州夜宿枫桥。寒山寺因唐贞观年间寒山、拾得两位高僧由天台山来此住持而得名。穿过横批“寒拾遗踪”的山门,不远处是题着“寒山寺”三个大字的黄墙照壁。张继诗中那一响钟声,有着轻宁幽远充满寂寥的意境,事实上,举目所见却是熙来攘往,人声喧哗。

寺内碧瓦黄墙,曲径通幽,部分楼台正在修茸而无缘参观。俞樾书写《枫桥夜泊》的诗碑,和照壁一样深受欢迎,人人争着拍摄“到此一游”的照片,我找不到机会拍一张无人干扰的照片。倒是那长长的碑廊,排列历代文人名家抄录《枫桥夜泊》石刻,书体各异,各自精彩,让我沉醉其中,暂时忘却了红尘惊扰。


走过清明一条街,通往新建的钟楼和巨碑更是人山人海,不远处就是枫桥景区,需要另外购买入门票,我却已经没兴致了。信步走入“苏州人家”面馆,吃一碗舌尖上强打的焖肉面,面条清爽,花肉酥烂,汤底甜美,正好填补了精力,朝下一站去。









































重新演译江南园林 

苏州博物馆竟然是免费入场,例外在小长期的星期一休馆日照常开放。转角处还有300米人龙,唯有耐地排队等候。在我跟前,插队的事发生了两回,另一个及时被我拦住,整体情况是比20年前旅游中国时好多了。

博物馆以粉墙黛瓦为基本元素,清新雅洁,又以几何形的现代造型重新演译了江南园林的内涵,成为一座既有苏州传统建筑特色又有现代建筑艺术风格的作品,与周围老建筑融合一体,铺陈着苏州的古典氛围。 

顶着贝聿铭的大名,来博物馆参观建筑本身多于馆藏,当然也有珍贵的镇馆之宝,如纯净的五代秘色瓷莲花碗和圣洁的真珠舍利宝幢,还是值得一看。博物馆成立于1960年,原址为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王府,是保存至今最完整的一座太平天国王府建筑。1999年苏州当局邀请贝聿铭设计新馆,2006年竣工,新馆包括修茸一新的忠王府。

馆内走廊的天花板,用遮光条大量引入自然光,仿佛在周围交织流动起来,心情也随之舒畅。墙上多有玻璃窗,窗外是个小庭院,望过去树影扶疏,光影迷朦。这里透出来的光,想是要把人诱惑到那幅现代山水画之中。

主庭院中央是一片大池塘,游人沿着曲廊,浏览片石假山、直曲小桥、八角凉亭和竹林等,处处是现代化的造型,却又透露着一股传统中国的人文气息和神韵。尤其北墙之下的片石假山,独具创意“以壁为纸,以石为绘”,切片的大石头颜色由深入浅,摆放成有如远山的层峦迭嶂,营造一幅立体山水画的意境,实在妙不可言。

苏州博物馆的典雅精致,令人流连忘返,倏忽快到下午五点闭馆时间,出口处设在忠王府大门,万分不舍地转入老府邸,匆匆而行,看了一眼文征明手植的紫藤,在插上门闩之际踏出步行街。府外天色未晚,仍是游人如织的景象,我却一时恍惚,竟不知今夕何夕了。


































暮色低垂,苏州却不沉寂。游客大军转身涌到山塘历史街区,逛这条千年古街,乘一趟画舫游船,听一曲苏州评弹,体验一番老生活。而我,在转角处遇上桂花糕,再尝了一遍柔柔酥酥的苏州味道。 


奼紫嫣红开遍

旅游指南都说,拙政园是苏州园林的经典代表,确实不可错过。清晨七点半,售票处已经排满人,买了90人民币门票,再到柜台租个自助讲解机,取张地图,一边听着语音描述山水榭厅的构造和含意,一边漫步在繁花绿水之侧。

这是明代御史王献臣辞官返乡后,于明正德四年(1509年)所建。春来秋去,园林几度易主,有过壮丽,有过荒落,在政局动荡的岁月,也曾作为其他用途。1997年,拙政园与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正式例入世遗名册。

园内花开茂盛,尽是灿烂春色,心里涌起杜丽娘唱的那句“原来奼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曲子道出好景不常的无限感触。可是,周围都是欢声笑语,母亲笑盈盈地为天真可爱的女儿照相,增添了园子的清新气息,我无处可伤春,游园不惊梦,体验的是江南园林的清幽别致。

全园面积约5.2公顷,水面占了五分之一,布局以水池为中心而设计,各个建筑皆面水而筑,疏落有致。东部的“归田园”仍保持疏朗明快的风格,中部主景区最精彩,远香堂与香洲舫令无数游人驻足流连。

我孜孜地追寻着西部的“卅六鸳鸯馆”和“十八曼陀罗花馆”,因它们名称别致令人有无限想像,原来是当时园主人宴请宾客和听曲的场所。透过蓝色玻璃窗望外,景色犹如雪景,又对着一座“与谁同坐轩”扇亭,真有清风明月我自知的高雅情趣了。



苏州,多少次在耳畔响起,多少文人墨客为她题诗作画,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她是江南一颗精致的明珠。市内美景众多,并不是短短两天可以看尽,只是,我想去郊外的水乡了,看她万种柔情,听她呢喃细语,却又不是这篇文章里可以道尽了。

在这个春暖花开,却又清明雨纷纷的时节,游走点滴江南。回来以后,那一抹抹春色,不知怎地,从此令人眷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