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26 July 2011

战地烟硝已远去

遍地的黄高梁在微风吹拂下摇曵多姿,远去的炮声仍留下几许黯然神伤;偶尔在乡间小路惊鸿一现的风狮爷,与古朴老厝一同坚守着悠久而特殊的闽南文化……

这里是金门,处处弥漫着战地悲情,熟悉的闽南乡音无所不在,喝一杯高梁醇酒扬起了万丈壮志,呑下肚却是缕缕剪不断的乡情。

金门因地理形势“固若金汤,雄镇海门”而命名,汇集了闽南、战地和侨乡三种特色于一体。金门由台湾管制,地理位置却更接近厦门,托小三通之福,双边往日渐放宽,如今外国人只须办理两次入境中国大陆签证,便可从厦门购买船票往返金门,无须从台湾辗转颠簸。

从厦门的国际码头搭船,行程只需一小时。轮船经过竖立“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石碑的大胆岛,和对岸厦门海滩的“一国两制统一中国”标语遥遥相对,还没入,便已感受到国共对峙这一段中国沧桑史。

金门 人口约9万,居住在本岛(大金门)和烈屿(小金门),国共内战时,金门成了前线战地。如今,炮弹与烟硝已经刻在历史扉页,曾经是金门人生活一部分的战事和遗迹,成为弥足珍贵的旅游资源。战争已经远去,观光成为重点,金门的神秘面纱揭开,其实有着丰实的内涵。

金门著名的钢刀便是最好的历史见证。1958年,48万枚炮弹密集落在大小金门周边不到20平方公里的面积,这场“八二三炮战”所遗留下的弹壳,被在地工匠打造成一把把“金门菜刀”,50多年来还没用完。

观看钢刀制作过程令人印象深刻,从一个弹壳碎片,到制成一把钢刀,只约15分钟,却包含了战地文化和金门人在逆境开拓商机的精神。

那个烽火年代的事迹,一一记录在莒光楼的展览馆;步上太武山可见蒋介石亲题“毋忘在莒”四个鲜红大字,山下青草地,阵亡将士墓牌整齐排列,举步而行,心情是不可承受的重。

翟山坑道和马山观测留下的各种军备伪装和防御工事,也成了留供世人凭吊的战事场景。岛上大路笔直,高梁田举目可见,让人遥想,壮兵们是否举杯畅饮高梁酒,风潇潇兮易水寒地赴上战场。

金门也是著名的侨乡,十九世纪末,金门居民大量移徙东南亚。侨民在异乡落地生根,祖籍地仍是心之所系,时时刻刻,惦念着要过去看一看,让下一代认清自己的根源。到金门也是我父亲多年的夙愿,据说,老祖宗在更早以前,从金门移居同安,再漂洋过海到南洋。

据知,目前遍布在全球各地的金门华人和后代,已高达70余万,比本岛的人口高出许多。祖籍金门的海外华人富豪也不少,如新加坡的黄祖耀、张允中,马来西亚的杨忠礼,文莱的林国民和刘锦国等 。不说不知,红遍华人圈 的偶像歌手吴尊,也是移居文莱的金门后代!

远度重洋的金门人,有的回来了,有的没再回来,有的来了又走,留下的事迹与文物,吸引南洋客到此寻寻觅觅,陈诗吟洋楼便是其中之一。

手持当地旅游局提供的手绘地图,在后浦小镇的街弄巷口兜来转去,最终,还是靠一个小童带路,才找到这栋曾经是最华丽,如今却显得破落的楼。

据载,屋主陈诗吟于1903年出洋新加坡和印尼,从事贸易商办。1932年与妻子薛贤珍衣锦返乡,在后浦兴建洋楼。然而,陈氏于洋楼落成前即去世,其妻则于1937年日军占领金门时避走南洋。

洋楼并未开放参观,看似乏人打理,游人只能在隔着深锁的大门抬头望建筑的西式山头、吹号的印度兵、憨番扛厝泥塑、龙凤、大象等图案除了露着东方色彩,也洋溢来自南洋的风情。

其实,美丽的后浦小镇是不能错过的观光之地。在镇上一次又一次邂逅充满故事的老建筑——清代总兵署 、浯江书院、奎阁、邱良功母节孝坊、城隍 、番仔昔等等,繁华从这里开始,传统在这里驻足,还混杂了现代居民的日常生活节奏。

姓陈者来到金门,自豪感由然而生。明清两代共产生了13位陈姓进士,为金门“十三陈”。建于1904年的陈氏宗祠属重要历史建筑之一,当朝赏赐的13面进士匾额,如今高悬祠内,让陈姓后人为前人的成就引以为傲。

在后浦街上溜达闲逛,可闻到一缕生活味道,和居民一起排队等着炸蚵爹摆上桌,步入小店,叫一碗蚵仔面线呼呼吃下,再去精心打造的模范街寻找特产——贡糖 、高梁酒、牛肉干、一条根和风狮爷吊饰,都是不错的选择。

“风狮爷” 是金门民间的守护神,古早村民在村落外围竖立造型和神态各异的神兽,以镇风止煞,祈祥求福。历尽风霜的风狮爷,和保存完整的燕尾式“翘脊”和马鞍式“圆脊”闽南红砖古厝,是岛上特殊的人文景观,也是珍贵的文化遗产

除了后浦小镇,邻近渡头的水头聚落也有众多精美的宅邸和洋楼建筑,得月楼便是其中之一。然而,人去楼空,岁月无情,留下的,是令人叹息的华丽与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