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18 December 2018

白色乌镇 美丽极致





提起江南水乡,就想到白墙、黛瓦、小桥、流水;石巷、老屋、烟雨、朦胧,千余年来勾勒成一幅绝妙的水墨画卷,让人思思恋恋,总想走入那梦幻般的画境之中。

第一次游江南水乡去了周庄,那是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周庄处处透露着古韵灵秀的气息,名列中国第一水乡实至名归。再游江南,选择了乌镇水乡,不为什么,只因为总有人在耳边絮语,为什么不去乌镇? 

乌镇早已名闻遐迩,再描绘她的美丽也不过是锦上添花。芸芸水乡,无论周庄、乌镇、西塘、同里、甪直、南浔、木渎或朱家角,若用心慢慢去发掘,总会找到一座,属于自己心中最温婉柔丽的水乡。 

起程前几天上网查询,气象预测显示,若按行程,到乌镇的那两天将降雨雪,心中便深切地期待着一个白雪皑皑的乌镇。从杭州九堡客运中心乘搭前往乌镇的长巴,车票只需人民币30元(约马币20令吉),约半小时就有一趟。一个多小时后抵达乌镇客运站,转公交人民币2元,不一会就抵达西栅入口处。


东栅的日和西栅的夜 





在西栅入口处的客服中心办理了两晚住宿和东西栅套票。旅游指南说,东栅的日和西栅的夜拼凑成乌镇绝色,因此赶在趁入夜前走一趟古朴盎然的东栅,然后回到灯火璀璨的西栅。

东栅保留了较多原始民居,商品和饮食店不多,街上大多门户紧闭抵御寒风,游人渐稀。大郎烧饼铺还做买卖,我买了一片菜干咸烧饼到芝麻铺,唤一碗现磨热黑芝麻糊,配着东栅的寂寥下肚,暂时温暖了寒冷的脾胃。 

东栅在冬季从早上7点开放至傍晚5点半,由于所剩时间不多,只有匆匆浏览各处景点,大多是民俗展览和演出,对我而言,错过也不会太遗憾。

离开东栅之前,摇橹船静泊岸边,修真观古戏台兀自演着花鼓戏,免费驳车已在等候,多数游客选择住宿西栅,让东栅民居回归原属于他们的宁静。 

西栅灯火初上,气温骤降,想必白雪会依约前来。这里的夜不曾寂寞,彩灯照射,慕名游人接踵而至,只是天气太冷,露天酒肆落得冷清。我躲进一间咖啡馆的安静角落,继续阅读在杭州书店买的《芳华》。一个人的旅行与阅读,正好是两件很契合的事。 

白色水乡令人心醉




隔天一早醒来,整个乌镇已经成了白色水乡,老屋瓦和白莲塔裹上银装,腊梅和枝桠披着白袍,河水流淌,游船在两岸白雪之中摇摆。石桥上的人群驻足流连,想是要把乌镇雪景深深烙在心中。 

雨雪霏霏,走走停停,遇到观景点就进去看看。叙昌酱坊的大缸在雪中酿着酱香,亦昌冶坊的天下第一锅让我长了见识,草本染色作坊挂着印花布迎风飘荡,转到灵水居的茅盾陵墓致个礼。昭明书院成了公共图书馆保存那股浓郁书香味,三寸金莲馆内展示了束缚着几朝中国妇女的缠足用具,徐昌酩画苑的漫画小品看得我会心微笑。 

每个来到乌镇的人,一定会造访乌镇老邮局,来到这个从清光绪年间开办的邮局,就会想着要寄一些明信片,盖上老邮局的邮戳。此时此刻,我就想写上几张明信片告诉亲友们,这里宛如人间仙境,令人心醉。 

江南冬天湿冷,其实不太好受,喧闹的食肆是最佳解寒场所。来碗热腾腾的红烧羊肉汤面,吃得呼噜呼噜暖心又暖胃,又或清蒸河鱼配碗米饭,满溢着江南水乡之味。即使走在街上,定胜糕、乌米饭、青团、馄饨等等,琳琅满目的地方小吃更是诱人。


苏州评弹曲意悠悠


大街转角处突然一阵粽香扑鼻而来,店内一名乌镇妇女正忙着包裹船头粽。粽子形状头翘尾平像艘小船,是乌镇特有的美食。我买了个红豆馅船头粽蹓跶到西栅书场,边吃边等着好戏开场。

前台摆着一张古桌两张旧椅,一对来自上海评弹团的年轻男女,身穿传统服装,女的抱琵琶男的持三弦,双档表演了几段苏州评弹。第一首扬声而起的是唐代张继《枫桥夜泊》,耳熟能详的诗句,虽以我完全不熟悉的吴语讲唱,却能听得意趣盎然。

只闻那弦乐抑扬顿挫,诗句说中夹唱,初步领略了苏州地区这一门古老而优美的说唱伎艺。悠悠吴音,婉转动听,虽然意犹未尽,可是气候太冷,原订半小时的演出也提早收工了。

乌镇东西栅其实是一个规划完善的大景区,这里高墙围起,街道整洁,公厕干爽,住宿方便,吃喝一应俱全,景色秀丽唯美,还有许多雅致的景点,游人至此即可忘记时间,什么都不必顾虑。

也许有人会嫌弃西栅没了市井味,当我踏出书场那一夜,眼白雪、流水与灯光把西栅衬托得炫丽迷离,刹那间不知身在何处。当时手中拎着一樽乌镇酿制三白酒,酒不醉人,可是人却被这番刻意营造的人间美景醉倒了。






Wednesday 27 December 2017

印象苏州

凌晨时分,四月凉凉的气候,在上海浦东机场静待天亮后的第一班车去苏州。那里有姑苏城外千古绝唱的寒山寺,中国四大名园之一拙政园,贝聿铭封山之作苏州博物馆,一寺一园一馆,组成了我对苏州最深刻的印象。

落脚在平江路的旅馆,一边是琳琅满目的商店食肆,一边是细细漫流的小河,一座座小桥衔接两岸,偶尔有载客小船伐过,俨然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风景。附近还有许多著名景点,皆步行可至。

清晨起个大早,游客还没涌至,平江古街沉浸在晨曦之中,河边杨柳轻荡,老人家早起出门,躅踯在石板路上,古瓦旧墙攀沿着点点青苔,人说的烟雨江南,朦胧如诗,不就是眼前这番情景。 


姑苏城外寒山寺

这一趟来到苏州,遇上清明节小长假,处处游客如过江之鲫。穿梭在拥挤人潮中,心里吟着“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城,夜半钟声到客船”,搭上“苏州好行”旅游观光巴士,直达千年古寺。向掌车小姐售买寒山寺门票,可免去排队之苦,可是遇上大堵车,行行重行行,花费个多小时才抵达。

唐代张继当年名落孙山而郁郁还乡,途经苏州夜宿枫桥。寒山寺因唐贞观年间寒山、拾得两位高僧由天台山来此住持而得名。穿过横批“寒拾遗踪”的山门,不远处是题着“寒山寺”三个大字的黄墙照壁。张继诗中那一响钟声,有着轻宁幽远充满寂寥的意境,事实上,举目所见却是熙来攘往,人声喧哗。

寺内碧瓦黄墙,曲径通幽,部分楼台正在修茸而无缘参观。俞樾书写《枫桥夜泊》的诗碑,和照壁一样深受欢迎,人人争着拍摄“到此一游”的照片,我找不到机会拍一张无人干扰的照片。倒是那长长的碑廊,排列历代文人名家抄录《枫桥夜泊》石刻,书体各异,各自精彩,让我沉醉其中,暂时忘却了红尘惊扰。


走过清明一条街,通往新建的钟楼和巨碑更是人山人海,不远处就是枫桥景区,需要另外购买入门票,我却已经没兴致了。信步走入“苏州人家”面馆,吃一碗舌尖上强打的焖肉面,面条清爽,花肉酥烂,汤底甜美,正好填补了精力,朝下一站去。









































重新演译江南园林 

苏州博物馆竟然是免费入场,例外在小长期的星期一休馆日照常开放。转角处还有300米人龙,唯有耐地排队等候。在我跟前,插队的事发生了两回,另一个及时被我拦住,整体情况是比20年前旅游中国时好多了。

博物馆以粉墙黛瓦为基本元素,清新雅洁,又以几何形的现代造型重新演译了江南园林的内涵,成为一座既有苏州传统建筑特色又有现代建筑艺术风格的作品,与周围老建筑融合一体,铺陈着苏州的古典氛围。 

顶着贝聿铭的大名,来博物馆参观建筑本身多于馆藏,当然也有珍贵的镇馆之宝,如纯净的五代秘色瓷莲花碗和圣洁的真珠舍利宝幢,还是值得一看。博物馆成立于1960年,原址为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王府,是保存至今最完整的一座太平天国王府建筑。1999年苏州当局邀请贝聿铭设计新馆,2006年竣工,新馆包括修茸一新的忠王府。

馆内走廊的天花板,用遮光条大量引入自然光,仿佛在周围交织流动起来,心情也随之舒畅。墙上多有玻璃窗,窗外是个小庭院,望过去树影扶疏,光影迷朦。这里透出来的光,想是要把人诱惑到那幅现代山水画之中。

主庭院中央是一片大池塘,游人沿着曲廊,浏览片石假山、直曲小桥、八角凉亭和竹林等,处处是现代化的造型,却又透露着一股传统中国的人文气息和神韵。尤其北墙之下的片石假山,独具创意“以壁为纸,以石为绘”,切片的大石头颜色由深入浅,摆放成有如远山的层峦迭嶂,营造一幅立体山水画的意境,实在妙不可言。

苏州博物馆的典雅精致,令人流连忘返,倏忽快到下午五点闭馆时间,出口处设在忠王府大门,万分不舍地转入老府邸,匆匆而行,看了一眼文征明手植的紫藤,在插上门闩之际踏出步行街。府外天色未晚,仍是游人如织的景象,我却一时恍惚,竟不知今夕何夕了。


































暮色低垂,苏州却不沉寂。游客大军转身涌到山塘历史街区,逛这条千年古街,乘一趟画舫游船,听一曲苏州评弹,体验一番老生活。而我,在转角处遇上桂花糕,再尝了一遍柔柔酥酥的苏州味道。 


奼紫嫣红开遍

旅游指南都说,拙政园是苏州园林的经典代表,确实不可错过。清晨七点半,售票处已经排满人,买了90人民币门票,再到柜台租个自助讲解机,取张地图,一边听着语音描述山水榭厅的构造和含意,一边漫步在繁花绿水之侧。

这是明代御史王献臣辞官返乡后,于明正德四年(1509年)所建。春来秋去,园林几度易主,有过壮丽,有过荒落,在政局动荡的岁月,也曾作为其他用途。1997年,拙政园与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正式例入世遗名册。

园内花开茂盛,尽是灿烂春色,心里涌起杜丽娘唱的那句“原来奼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曲子道出好景不常的无限感触。可是,周围都是欢声笑语,母亲笑盈盈地为天真可爱的女儿照相,增添了园子的清新气息,我无处可伤春,游园不惊梦,体验的是江南园林的清幽别致。

全园面积约5.2公顷,水面占了五分之一,布局以水池为中心而设计,各个建筑皆面水而筑,疏落有致。东部的“归田园”仍保持疏朗明快的风格,中部主景区最精彩,远香堂与香洲舫令无数游人驻足流连。

我孜孜地追寻着西部的“卅六鸳鸯馆”和“十八曼陀罗花馆”,因它们名称别致令人有无限想像,原来是当时园主人宴请宾客和听曲的场所。透过蓝色玻璃窗望外,景色犹如雪景,又对着一座“与谁同坐轩”扇亭,真有清风明月我自知的高雅情趣了。



苏州,多少次在耳畔响起,多少文人墨客为她题诗作画,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她是江南一颗精致的明珠。市内美景众多,并不是短短两天可以看尽,只是,我想去郊外的水乡了,看她万种柔情,听她呢喃细语,却又不是这篇文章里可以道尽了。

在这个春暖花开,却又清明雨纷纷的时节,游走点滴江南。回来以后,那一抹抹春色,不知怎地,从此令人眷念了。 



Saturday 31 December 2016

岁末感言


2016年又走到终点。我这个部落格,只有在一年将尽的时刻,才会想起它,登陆时又得费神思索那遗落在天涯的通关密码。

岁末的心情总是有点凄凄,感叹一事无成关键指数没达标,氛围却是热热闹闹的。打从冬至开始,过节的心情就来了。脑子想着弄些别致的汤圆,在家人和老友的群组中嘻嘻哈哈展示一番。稍息一下庆贺圣诞的讯息又铺天盖地降临,自半夜到清晨手机都在叽里呱拉地吵。

2016年其实也没什么好说的,日子仍是平淡如水,工作旅行看书看电影追剧吃饭睡觉。爸爸年纪越大,难免越见虚弱,陪伴他成了生活重点。头发掉得多脂肪仍在长,瞬间农历新年又在眼前,许多事要办,零零散散琐琐碎碎,一时无法沉下心来,就想起抄一下心经。字还是写得不好,那才有进步的空间——总是会如此的自我调适。

世界仍然乱糟糟,远方的锋火未熄。国家政经也令人不安,刚刚油价又涨了。我是想说什么呢,我又能做什么呢,不过是无才可去补青天,枉入了红尘若许年……


Wednesday 2 March 2016

在都柏林遇上王尔德

突然想起十多年前独游欧洲的最后一站,曾以文字记下,找出来贴上……

从伦敦维多利亚车站登上长途巴士,间中转渡轮穿过爱尔兰海,9个小时后抵达爱尔兰首都都柏林,已是傍晚时分。夏天的阳光还在照射,但天空是灰蒙蒙的。我背着行李,在细雨纷飞中踩着湿漉漉的街道找寻旅舍落脚。

天一直下着细雨,偶而放睛,但始终是凉凉的。爱尔兰是最后一个要探访的欧洲国家,从踏足到离开,我怀着想要速速回家,但又依依不舍的心情游走这个总在大不列颠笼罩下的偏僻岛国。

伦敦有泰晤斯河,巴黎有塞纳河,都柏林有利菲河(River Liffey),每一条名河承载许多美丽与哀愁,悠悠漫漫,流过岁月,留下了诱人的风姿。


两岸风景,两种情怀。

北边的商业区长长一条O’Connell购物街,无论是服装还是书籍,厨窗内都是最新货色,争相展示这一季的潮流,射出眩目光芒,引诱路人的眼睛。

人流不断,匆忙的步履是大都会逃不掉的宿命。我从人群中溜进小巷里的市集,蔬果与日常用品将人带回了现实生活,灿烂的鲜花尤其嚣张,用尽五颜六彩宣示它们的存在。

南方守着古堡、教堂、三一学院(都柏林大学)、博物馆、美术馆,还有一本珍贵的8世纪福音书。书店仍是不少,贩卖旅游纪念品的商品更多。



Temple Bar区的老街道里,土产健力士黑啤酒处处在传统酒吧外叫阵。爱尔兰新施行一项禁烟令,餐厅内不准抽烟,保护室内工作人员免得他们吸过多二手烟损害健康。报章上读到爱尔兰人对成为欧盟中第一个施行禁烟令的白老鼠而感到生气,但很多泡酒吧的烟客烟瘾来时,也只有默默无言地溜出去吞云吐雾。



就是这样,利菲河将都柏林分隔成繁华与守旧,嚣哗与沉默,仓促与平缓。

夹在欧洲许多背负着重重文明历史艺术的名城之中,都柏林一直都不那么显眼,在现代化的步调上也落后了一些,但这个朴素土地,却走出了不少掷地有声的人物:萧伯纳、乔伊斯、王尔德、叶慈……爱尔兰也以此自豪,四处张扬告知到访的旅人,走在南北岸街道,转一个弯随时可遇上名人的雕像。

我是在喧哗的北岸购物大街遇到乔伊斯,而王尔德竟躲在南岸Merrion Square幽静的公园一角。



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对我来说太深奥,王尔德的《快乐王子》却一直是我深深喜爱的童书,其实他更出名的是戏剧和诗作,但我对戏剧一窍不通,只爱他写给儿子的童书。快乐王子和小燕子的无私付出,巨人从自私变成善良,坚信爱情而亡的夜莺和被渔夫抛弃的灵魂,常常令我掩卷叹息。

王尔德是个天才,这点他也自知。有一次,他出访美国,当海关人员问他有什么需要申报时,他说:什么都没有,除了我的天才。I have nothing to declare except my genius.

他的机智聪敏和翩翩傲人的风采,常令我想起金庸笔下的杨过。杨过蔑视俗礼,与师父小龙女的恋情,被金庸写得惊世骇俗。王尔德胆敢挑战的是同性之恋,在那个年代,他因为同性恋罪名而被判入狱两年,出狱后生活不再如意,意气不再风发,1900年初冬在巴黎一间小旅馆里郁郁而终。

王尔德后半生无情的际遇令人叹息,我宁愿相信王尔德一直那么的意气风发,一出口就是一句语录,关于男人、女人、人生、婚姻,让人们从他的嘴角边一一捡拾。



公园里的王尔德雕像穿着华丽的彩衣,灿烂一如他的前半生。他手持一根烟斗,眉头轻绉,潇潇洒洒地半卧在大石上,脸挂傲慢笑容,像在嘲笑庸俗世情,一幅傲视人群,游戏人间的样子。

可是,这样的王尔德怎么耐得住一个人独处的寂寞呢? 

我曾经因为背包被小偷打开而对都柏林处处怀戒备之心,后来在街边买了一本售价2欧元的企鹅版《快乐王子》,虽然从前读过中译版,如今才真正领略王尔德的文字之美和人间的纯真,边走边读,快乐王子、夜莺和巨人的至善至爱至美,化解了心中过度的防备,也是一个人旅途中丰富的心灵宴飨。

在欧洲过了一个冬天后开始爱上阳光,可是直到离开都柏林的那个早上,天气仍是阴沉沉,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爱上这个地方,一如我始终不明白爱尔兰人为什么会爱上苦涩的黑啤酒,或许因为遇上王尔德,这段旅程,成为了生命中永远值得记取的片段。






Thursday 31 December 2015

就是这么一回事



教书教到第四年,出门让人一猜都说我的职业是老师,想必是越来越有老师的样子了。

2015年过的依旧是平平淡淡的日子,工作旅行阅读写字看戏听听歌。多了一项嗜好开始喜欢下厨,煮给自己吃的简简单单,煮给别人吃的就大费周章,上巴刹买菜买鱼买肉能够一手包办,吃的人虽然不敢嫌但有时自己会嫌一点。

身材没变好样子没变漂亮,心境还是一样只顾自得其乐。当然看到不公不义的事还是会愤愤不平,听到人间惨事也会悲天悯人想想如何能帮助。慢慢地在削减上社交媒体的时间,潜水的人越来越多那我倒不如在这里自说自话。

一月会去一趟旅行看一看一直想看的风景,关于旅行至今还是常常牵挂的事,我想我喜欢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认识新的事物也同时发现自己,一趟旅行回来后,更加甘于平凡也更加地懂得如何处自处不是吗。

手袋里永远有一本正在看的书,工作时段抽时间泡快餐店或咖啡馆阅读,一杯咖啡一本好书是我的欢乐时光。坏书永远都看不完,好书也永远舍不得看完。现在视力不比从前所以书也看得慢,想起大学时代一个通宵看十多本卫斯里小说和刘墉散文的狠劲,如何再也没有了。

Khaled Hosseini写阿富汗的三部曲我是倒着看,最后看的是《追风筝的孩子》,谢谢写了好书的作者。齐邦媛的《巨流河》看了好久没看完我也不急着看完它,九把刀《猎命师传奇》终于解决了而现在正在正经地读着Evan Osnos《野心时代》。《琅琊榜》长长五十四集跟人家说我看了三遍,其实有两遍是一边改卷子一边听戏,另一次是旅行时才真正从头看到尾。

想想总是一心两意,工作时想旅行,旅行时想看戏,看戏时想阅读,阅读时想喝啡咖,全心全意要去做好的事都没有,2015年,就是这么一回事。

Friday 17 April 2015

梦想还在



在步入轻中年之际,辞掉了一份时时要和时间赛跑的工作,计划好好休息一年,去看书、看山、看水。

一年之后,想起少时的梦想,跑到一家连锁咖啡馆应征做咖啡师。负责应征的主管说,得先做侍应的工作,包括端杯洗杯扫地抹地洗厕所,然后才能开始学习泡咖啡。

瞄了我的要求薪金,主管的嘴角挑一下,不过,我也不是没有犹豫的。想到当亲朋戚友看见我在扫地抹地的情景,老实说到时还真不知要如何应对。

没关系,我们继续好好谈下去,可是气氛已经不同了,基于人情事故,这场已预知没有结果的戏还是要演到散场。

然后我还是没有实现梦想。这也不算什么坏事,周星驰说人如果没有梦想,与一条咸鱼何异。我就这样继续持有梦想,不必成为咸鱼了。

对咖啡的最初印象是南洋自冲黑咖啡加糖的甜滋味,都是妈妈冲的最好,搭上油条或梳打饼便是最绝妙的下午茶。中学至大学为了赶课业或应付考试读通宵,速成的三合一成为赴战场考场必备提神饮料。回想当时能够灌入这种超甜怪味的咖啡,少年真是不知坏滋味。

踏入职业赚钱自己花,现磨咖啡成了无法抗拒的魔鬼汁液。新鲜咖啡豆磨成粉冒出香味那一刹,总让我深深吸一口气,即刻唤醒了沉闷的心灵。无论在忙碌的工作中,或一个人的旅行中,有咖啡陪伴,日子就不感到寂寞了。

Wednesday 31 December 2014

告别2014



世事扰攘,一年又到尽头。

从前在报馆工作,年杪来临时,总要翻看厚厚一本记录簿,里面有记者们每一天的出勤记录。每一次,要整理十条重大新闻事件来填版位,都不是难事。

如今没有记录簿作参考,脑子里没法按序例出今年的大事,从记忆箱子里挖出的片光吉羽,最深刻的,是一张张的悲恸脸孔,和一幅幅的血腥画面。

其实离开平面媒体后,对报章新闻都不再读得那么详细,无谓的纷争一闪而过,以为这样可以逃过扰攘世事。

可是不,原来要用作联系老朋友结交新朋友的社交媒体,把世界各地的消息传播得更广,更快,更深入。

我个人简单平凡地过了2014年里一个个小日子,而存档在我2014年里磨灭不了的,是战争,水灾,空难

远方有以宗教为名的战争,无所不用其极地把的一个宗教的名声推到极其恐怖的境地。近处有以宗教为名的政见,要以断人手肢极其不文明的刑法来叫人悔过。如果有一个连名字都不能提的,我只想到伏地魔,那是要做了多少令人心惶惶的事,才会让人连名字都不敢提呢。

远古的人类仰望天空,思考无穷无尽的哲学道理。原来伸手不能及的星空,对现代人而言却是那么远又那么近。当人类开始展现在天空飞翔的成果,就注定了有一天也要面对从千里高空中墮落的下场。一得一失,科技能够缩短距离,也能够把人际隔个天远地界,永不相会。

浩浩洪水摧毁美丽家园,总是隔几年就会发生的事。大禹治水过家门而不入,但是千百年后水患仍在处处发生。我们都想敌过老天得以天天过个好日子。是的人类的智慧敌得过老天爷征服了大自然,却敌不过那颗贪婪的心。肆意掠夺大自然赋予的一切后,每个人都要承担后果
  
又是午饭时刻,我很想去吃一碟蓝花饭,让美丽的色彩冲淡心中忧思。岁末感怀,只能老土说一句,但愿明天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