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20 November 2012

奋起湖的美丽与哀愁




关于阿里山的美丽,已经无需赘言描述,所以这次不去阿里山,也免得跟陆客挤成一堆,因此决定留宿在中继站——被誉为“南台湾九份”的奋起湖。

在嘉义火车站转公车上山时,掮客纷纷趋前,可安排私家车送到山里任何据点,在他们口中,奋起湖变成了punki,原来是闽南语畚箕之意。

这座海拔1405公尺的山镇,位于竹崎乡中和村。东西北三面环山,地势中间低凹,形似畚箕,其实并没有湖泊,只因云雾环拥如湖而得名。居民嫌“畚箕”之名不雅,便改为谐音“奋起湖”,寓意“奋发图强”。


从嘉义到奋起湖,平日只有两班公车,即清早7时和下午3时。距奋起湖约6公里的石棹是个小市镇,较多趟公车往返为当地茶农和镇民服务,因此奋起湖的酒店或民宿一般会建议旅客搭车到石棹,他们再安排车子载送,方便自助旅客隨时抵达。

从嘉义到石棹约90分钟车程,经过一大片又一大片高山茶园,这里便是盛产阿里山茶的地方。只见采茶人站在茶丛中弯腰采撷,山高气爽,风光秀丽,时而烟雾飘来,景色迷蒙,气候也慢慢转凉,空气更加清新。

奋起湖是嘉义到阿里山火车道最重要的一站。早期,阿里山蒸气火车的功能是运载木材,火车行驶至奋起湖,便要加水添煤,伐木工人便下车用午膳,于是产生了著名的铁道便当。伐木业式微后,森林火车渐成观光火车,旅游业应运而生,在火车站下方一条约500公尺的老街,也成为当地特产汇集之处,大做游客生意。

自从上世纪80年代开发公路,再加上近年发生921地震和88风灾,大事破坏阿里山火车轨道,无法全线通车,如今游客多是自驾或乘旅巴从嘉义直达阿里山森林游乐区,再登上祝山观景线、神木线或沼平线小火车,体验短程的森林小火车乐趣。

从嘉义经奋起湖到阿里山的主线已停驶两年,令奋起湖流失大量游客,为了振兴旅游业,当地业者不断开发新景点,除了原有著名的铁道便当、火车头车库和游览老街,更设计了许多林中步道及合力保护古迹,让人走进奋起湖的自然生态与人文风貌。


午后抵达奋起湖,便在周围蹓达,曾经繁忙喧嚣的交错铁轨和古朴候车站,如今默默守候岁月。古老的火车头车库就在附近,板库里停放一截编号29的旧式蒸气火车头,述说奋起湖的前世故事。

这座车库原是火车头“休息”的地方,也是阿里山蒸气火上山和下山时的接驳、补给、交换和验车站,承担过重大使命。如今车库已成为蒸气火车展示馆,墙头挂着许多老照片,让人了解阿里山森林铁路的历史,同时也展示了88风灾时,惊心动魄的水淹山镇图片。


木马栈道是其中一条较短的林中步道,老少咸宜,起点就在好望角咖啡馆旁的山阶。拾级而上至观景台,鸟瞰奋起湖全景,氤氲云雾开始弥漫小山镇,犹如阿里山的“悲情城市”,和遥远的九份一样,美丽而哀愁。

木马原来是伐木时代的人力运木工具,奋起湖一带盛产珍贵的扁柏和红桧,现已禁止砍伐。木马道下方铺有原木,以减少木马移动时的磨擦力。走在木马道,本该怀想先民们的辛劳,可是,走着走着,眼前青葱树林,倏忽变成一片翠绿的竹海,原来到了翠竹坡。当地旅游业者以它比美《卧虎藏龙》电影里的竹林场景,我却觉得它更像宫崎骏的梦幻世界,处处流露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信息。


美丽的翠竹坡是山民们细心保育的成果,走至尽头有一株百年神木,神木身上寄居许多“房客”如山苏和崖姜蕨,形形色色的植物在周围自然生长,如果我是植物学家,这里肯定是天堂。

由于火车暂时停驶,回程时可潇洒地漫步铁道。两旁有茂密的杉木树,奇特的是林中架起一个个大水槽。据知,奋起湖百多户人家的食用水,都是自家衔接的山泉水,虽然不用缴水费,保管和维修水管的费用也不菲。


走出林道,步入老街,品尝土产店里用山泉水冲泡的茶叶,无论深焙或清香种类,味道都特别好。老街是搜寻手信的最好地方,阿里山茶、火车饼、公婆饼、茶叶铁蛋、桧木等等,吃的用的收藏的,都可满载而归。


山镇的夜晩不寂寞,可踏着铁路和夜间精灵相会,展开赏萤之旅。不必跋山涉水,只须沿着轨道经过百年土地公庙,在漆黑之中便可看到萤踪。轻易地捉住一只来研究,两截发光的地方,持续发出黄绿色的微光。带路的导游说,原来雄虫交配过后仍到处飞舞,雌虫因为有了卵,都藏在林丛里了。萤火虫吃什么?答案竟然是蜗牛。

夜幕低垂雾色渐浓,在街边小食店吃一顿特别的土鸡火锅、清炒野菜山苏、旺肠锅和茶油面线,耳畔传来虫鸣蛙叫的大自然乐曲,三五知己围炉而坐,聊个畅快,此时此刻,人生几何。




山民睡得早,回饭店泡个木桶药草汤后带着甜蜜入眠,隔天隨清脆鸟鸣而醒,精神抖擞。只真可惜留给奋起湖的时间太少,所以有了重访的理由,是的,一定会再来,从奋起湖出发,走一趟大冻山步道,去欣赏长达3分20秒的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