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26 December 2008

阅读马六甲(三)




Malacca Sketchbook(《马六甲速描》),作者:曾文辉,绘者:陈干逸,2007,Editions Didier Millet。

很感激作者与绘者,无论他们是否马六甲人。其实这无关身份,应是个人对历史遗产的珍惜与看重。
在岁月洗礼与发展洪流中,马六甲许多古老建筑物已经遭到破坏或逐渐变质,一些老手艺也随着老人家的离去而埋没黄土。能够及时为他们留下绘图与文字记录,是留给这一代马六甲人最好的回忆,也是留给下一代和下下一代马六甲人最好的礼物。
本书带领读者欣赏马六甲许多精致而独特的建筑设计,字里行间,宣扬着保护文物遗产的重要。书中收集超过50帧水彩画和铅笔速描,从市区走到郊外,有葡萄牙、荷兰及英国在4个世纪里留下的历史建筑,更有华、巫、印及其他族裔的移民、商人和殖民者在马六甲走过的文化足迹。
透过画家陈干逸的彩笔和建筑师曾文辉的文笔来认识马六甲,感觉更加不同。若和依赖高科艺的摄像作品相比,艺术家情感丰富的笔端,一笔一画的努力,捧在手里,令人更加动容。
马六甲市的面貌一直在改变,若干年后,在黄花树下翻看画册,各种人事物的面貌、架构与色调,也许会变得那么熟悉又那么遥远。

Saturday 6 December 2008

高空看马六河






你可曾从这个视角看过马六甲河吗?
马六甲从1396年开埠,1511年开始掉入殖民者手中,至2008年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城,马六甲河都扮演者重要的角色。
自2002年展开的美化马六甲河工程,已让这条历史悠久的长河脱胎换骨,不只是告别了昔日陈旧残破的面貌,更增加了经济效益,州政府甚至有信心甲河两岸可招徕价值10亿令吉的各项计划,如酒店业、餐饮业、旅游设施和公寓等等。
尚在进行美化的马六甲河,新面貌时时映入市民的眼帘,早已见怪不怪。然而,从空高鸟瞰的马六甲河,面貌更多样,曲线更动人,遐思更悠远。
高空观看,甘榜摩登和帆加南马香料园一带,超过90度的转弯,似乎展现了瘦弱小河的坚韧生命力,而当它从板底街流到甘光于汝时,曲线又竟是那么的优美柔顺。
马六甲河从淡边和巴登马六甲发源,一路蜿蜒曲折,流过园丘、郊区、乡镇,最后到了繁荣的市区,以及正在频密发展的河口两岸。
这条河见证了马六甲历史的演变,它的故事似乎永远都说不完,因为拥有充沛生命力,它也常常让人感觉历久弥新。
有人说,一座城会因一条河而美丽,马六甲也许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