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31 October 2013

吉兰丹的一抹微蓝


那一抹微蓝,不是来自天空,而是眼前的一碟饭。这一碟蓝色的饭,伴隨新鲜蔬菜丝和脆生生的炸鱼,外表柔丽,味道咸香,放进咀里每一口,不只填饱了肚子,也好像咽下了丝丝浪漫情怀。 

蓝花饭(Nasi Kerabu)是马来半岛东海岸著名佳肴,马来语kerabu意即生菜。蓝色米饭由蓝花汁染成,这种花卉在新马各地常见,也是娘惹爱用的食材。只须将蓝花用水煮一煮,再把染色的水用来煮饭,便成了美丽的蓝饭。 

生菜主要有荳牙、黄瓜丝、包菜丝等,另有切幼的香菜和炒香的椰丝,再加上鱼露和特制参峇辣酱。佐料肉类可隨意搭配,绝对少不了一条炸脆小鱼和几片鱼饼,也可配上炸鸡或仁当,最后别忘了加上半颗咸蛋。 

这一盘丰美的米饭,吃起来清清脆脆,留下满口香香的,辣辣的,咸咸的味道,还带着一点点腥味,真像是吃下了万种柔情。诱人色相牵扯着种种情味,不能不叫人爱上它,回来后常常思念,总想再去吉兰丹,为这一道独特的地方风味。 


把饭煮得如此,是出色的吉兰丹女人。她们就如蓝花饭,外表柔丽而实质坚刚,看似委婉却充满动力。她们用那一双温柔的手,一面烹调传统美食,一面编织手工艺品,把地方经济推动起来,为吉兰丹撑住了一片天。 

吉兰丹位于马来半岛东海岸最北端,毗邻泰国,马来人口逾九成,是马来文化最浓郁的一州。首府哥打峇鲁濒临浩瀚南中国海,海产丰富,民情朴素。吉兰丹人爱说自家的语言,外州马来人可能也听不懂,当地华人却能对答如流,一起说得不亦乐乎,留给外州人一个惊叹。 

要认识吉兰丹女人的韧力,必定到首府哥打巴鲁市中心的大巴刹。巴刹以先知默罕穆德的妻子西蒂卡迪佳(Siti Khadijah)为名,一位聪慧而善于经商的女人。这座八角形建筑共有三层,内部绿色墙壁,最特别的是,正在忙碌做生意的档主,清一色是马来女子。 



卡迪佳巴刹不仅是当地市民日常光顾的地方,更早已成为旅游胜地。到访哥市的游客,必定到巴刹一游,不仅购买土产,体验民情,更是为了将一幅幅充满活力的买卖风景,定格成明信片般美丽的彩照。

大清早的巴刹最热闹,底层是湿巴刹,售买瓜果蔬菜和鸡鱼肉海鲜等新鲜食材,光顾者都是当地市民。只见女档主盘坐在中央,身边围满色彩斑烂的货品,她们裹着头巾身着马来传统女服,在那里招呼客人、买卖、伸长双手收钱递物,身手熟练,一派从容。

要选购土产可在一楼和二楼慢慢游览,一楼售买干货,鱼饼(kelopok ikan)、虾饼、咸鱼、香料等,可以把浓浓的来自东海岸的味道带回家。若是逛得肌肠辘辘,不妨到同层的美食广场寻味,尤其是美丽蓝饭和各式各样糕点。蓝饭通常以蕉叶包裹等待青睐,只要肯开口问一问,一定找得到那一抹蓝色踪影。二楼则有手绘峇迪,沙笼、金锦锻、沙笼、篮子、席垫、风筝等等手工艺品,也是特别的手信。


哥市光观景点


哥打巴鲁市内的光观景点多集中在独立广场一带,步行便可抵达。丹州皇室礼俗博物馆原是佳哈皇宫(Jahar Palace),苏丹莫哈末二世(1837-1886)建造赠予长孙。这座宫殿原本没取名,后来的继位者以殿前一株佳哈树为名。

馆内陈列丹州皇室历史和各种皇室礼仪或用品,从出生、割礼、嫁聚等皆有。保留原状的建筑本身就是一个艺术品,木材原料加上细致雕刻,展现了精美的马来传统手艺。


属于苏丹莫哈末二世居住的宫殿则是雄伟的大皇宫(The Grand Palace),建于1845年,当时杰出木匠和工匠选用上等木料,依照马来传统格式建造。如今它用来进行皇家典礼,现任苏丹不再住这里,也不对外开放,但那一扇深褐木质大门,常常吸引游客驻足留下倩影。


附近还有一座二战博物馆,建筑本身原是丹州首间商业银行,二战时沦为日军的秘密基地。日军最初从哥打峇鲁登陆,进而占领马来亚。馆内珍藏二战的图文史料和日军使用过的武器和交通公具等。

要进一步了解丹州的历史人文地理各方面,丹州博物馆里有详细的解说;若要欣赏丹州民间传统艺术,可到哥打峇鲁艺术坊,那里定时有传统乐器、陀螺、风筝、皮影戏的演出。

悠悠吉兰丹河,孕育了一方水土,庆幸发展列车没有快速开至,河畔一栋栋别致老建筑,安然地留守岁月。这里不繁华,却有无穷韵味,只因那一碟蓝饭,那一腔方言和那一群刚柔并蓄的马来女子,温和低调地折射美丽光芒,让吉兰丹如此独特,如此让人思念。



Monday 22 July 2013

历史藏在箭镇



夏季未至,温和的阳光照射在19世纪老店屋,整座小镇围绕着柔丽的色彩,彷若乘坐穿梭机,来到了一个被时光遗忘的地方。

它看似一座无忧的小镇,古典而美丽,拥有丰富故事可以娓娓细说,周围更有绮丽的大自然风光,让人穿林涉水乐而忘返。

来到纽西兰南岛的繁华盛地女皇镇,只见处处宣扬着各种刺激的玩意或参观《魔戒》三部曲的场景。侭管年轻,纽西兰不是一座没有历史的城市,到了箭镇(Arrowtown)才恍然大悟,历史原来藏在这里。

箭镇离女皇镇市中心大约20公里,可搭公共巴士前往,游客通常一日游,晩上再回返女皇镇留宿。

走入19世纪淘金岁月

箭镇周围群山环绕,原是毛利人打猎和寻找玉石路迳之地。1862年,威廉霍氏(William Fox)在箭河发现了黄金,消息不迳而走,原本荒凉的山野,突然涌入了上千名淘金者。隔年一月,总共340公斤黄金从这里护送出去。

镇上有一间湖区博物馆(Lakes District Museum),引人走入时光隧道,去到19世纪的淘金岁月。小小的博物馆,记载原住民毛利人事迹,至华人淘金客和欧洲殖民者在此生活的历史。馆内也展示了各种淘金用具,参观者还可以亲身体验淘金的乐趣。

淘金事业带来了繁华,吸引中国人漂洋过海来谋生。就如飘泊在世界各地华人矿工的命运,他们在异乡集体聚居,互相依赖,不融入当地人社区,共同刻印了他乡艰苦的生活故事。

就在美丽的箭河之侧,有一个遗世独立的小村落,散布十多间简陋的小屋,那就是当年华人矿工聚居地的真实场景,值得参观与凭吊。


中国矿工栖身之处

矿工的小屋用碎石或木板建成,屋顶盖着茅草铁片或帆布,屋内阴暗潮湿,空间狭隘。对于现代人而言,那是个惨不忍睹的生活环境,很难想像,当年那些瘦弱的华人矿工,在冷瑟冬天里如何保暖。

小屋分布在小径之侧或依山壁而建,有些已经消失,只留下碑子记录。村头的“亚林商店”(Ah Lums Store)是当中较具规模的建筑物。它不单只售买各式货品,还是所有华工抽烟赌博、聊天开会的“联络所”。

店主亚林或称刘雷(Lau Lei)能操华英双语,成为华工和欧洲淘金客沟通的桥梁。他除了充当通译员,还为同乡代写家书,也帮忙汇款回家。

记载说,阿林曾经拯救一名溺水的欧洲矿工,因此备受所有人尊敬。亚林于1925年去世后,商店也隨之关闭。现址于1986年修复,重现了19世纪淘金时期仅存的华人商店。

走出陋屋,周围绿草如茵,雛菊和蒲公英夹杂生存,正如抱着梦想漂到“新金山”的矿工,渺小而坚韧。他们努力工作,只要赚取100200纽币,就能回乡买片田地,脱离贫苦。只是,数千个在此生活过的矿工,最终几人如愿以偿呢?历史并没有记载。

徒步穿山越林

沉重的历史让人无限感慨,走出村落,旅游书推荐的箭镇面包店(Arrowtown Bakery)就在大街的角头处。浓郁的烘焙和咖啡香飘溢,正好歇一歇脚步,收拾心情,再去探索迷人的景色。

箭镇周边有十多条徒步路线,轻松的只须1小时来回,长则56小时,风景各不同,爱好大自然者徜徉其中,乐而忘返。

悠悠箭河,几经岁月,只见两个金发小孩正在河流浅道中嬉水,柔和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把生命映照得如此美丽。

我选择了沿河而上的步道,慢慢行走,两边都是翠绿的林木,偶尔有单车骑者呼啸而过,让我揑把汗,担心掉下万丈深渊。

行至瀑布,是个理想的歇脚处,掬把清冽泉水醒醒脸,有人路过再继续往前,前方有一座桥,衔接前往“鬼城”豆蔻镇(Macetown)的四驱车探险路线。

折返箭镇时,已近黄昏,只有7千多人口的镇上,小孩纷纷出动,为迎接万圣节而装神弄鬼,时而作状恐吓游客,却全然没有骇人的鬼魅感觉,反而增添了欢怡的气氛。


如今的箭镇,已经是一个快乐小镇。



Monday 8 July 2013

伤逝


再一次面对生命在眼前快速的消逝,一颗心好像慢慢地被撕裂着,那种痛无法言语,也不知道怎么对人说,只有让它慢慢在心里烂掉。

20年前母亲逝世的滴滴点点,隨着照料嫂嫂的时光一幕幕重现。我以为经历过一次,可以比较坦然地面对伤逝,其实不然。

看着她苍白的面容和遽瘦的身驱,大多时候我选择了沉默,当四下无人时,眼泪便无法禁止地流下。

在天地宇宙之间,人类是如此渺小,尽管多么不舍得,仍是敌不过命运的安排。一切由天,我早已学会放手,可是放下的手势却无法摆得那么优雅淡定。

六月是伤离别的季节。

Wednesday 15 May 2013

路漫漫

大选就这么过了,改朝换代的梦想没达成。然而,在野阵线得票率50.5%,在朝46.8%,很明显,已经有超过半数的人民,力求改变。

相对于许多人的失望和愤怒,我却没什么,真的。我知道国家的贪污腐败已经叫人忍无可忍,可是,既然不是全体人民作好准备更换政府,强求没幸福,那就再等等。

庄子《逍遥游》里说大鹏需要储蓄巨大风力,才能一飞千里,迁徙到南冥。就是这样,因为风力未足,人心未齐,所以没法到达目的,只能再等五年了。

大选隔天,我照常上班,照常办公,照常吃饭睡觉。至今浏览报章和面子书,仍有对大选结果忿忿不平的,许多人还放不下当初的激情,我又回到了我的小日子。

整个选举过程确实存有弊病,但又未至于网络流传那般夸张。停电和搬运票箱这样的恶劣玩臭手段,不致于如此明目张胆地发生。划分选区是最不公平的因素,朝野监督人员的素质也要考量,所谓不褪色墨水是更大的笑话。在梹城玩弄金钱政治的人,得到更大的惩罚,大快人心。

路漫漫其修远兮。我是个慢半拍的人,急不来的事就慢慢做,不强求不急进,就等着水到渠成那一日,真正的,成熟的,完善的民主,降临在这一片我生长的国土上。



Thursday 11 April 2013

称坏了,换新的

2013年最值得书写的一件事,就是国家即将举行大选,我又有得投票。这一年,如果国家格局能够彻底改变,那将是一个永远印刻在历史书上的年代。

自1957年独立以来,从马来亚发展成为马来西亚,这个资源富饶的国度,一直都由多个政党组成的联合阵线管理。不知怎么的,时至今日,所谓联合阵线竟然变成了一党独大的局面;原来说好的协商精神,往往是单向指示,只能唯命是从;宪法里关于权利的某部份被放大至无止境,而关于平等自由的某部份又被缩小至卑微无比。

半个世纪过去了,天秤的一边,越来越轻飘。逢年过节,管理者便添些糖果增加重量,企图扯回平等线。

天秤失衡,其实是因为内部腐朽,零件散落,暗藏私心,争权夺利,整个制衡系统已经失灵,永远指不到正确的位置。这把称已经坏了,无论拼命往哪一边增加糖果,都不是准确的份量。

正确的做法,应当立即换掉这把坏称,所有零件一併丢弃,拿个全新的称来用。市面有别的称,选择就在手中,就选一个已经调正了,平衡好的称来用,一点都不难。

新称在使用之初,肯定很公平,至于保用期有多久,无人得知——再名贵的电器,也有一买就坏的风险。也许,它三两下就坏了,比原来的更不耐用,差距更大;也也许,它超好用的,可以用个50年都不失衡,人人得以安居乐业,国家更加繁荣昌盛。

当务之急,先丢掉这个烂称,INI KALILA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