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六甲海峡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咽喉要道,峡畔著名城市马六甲便成了兵家必争之地,西方贪婪者不惜派军远征争夺这块土地,以武力吸纳东西贸易带来的财富。
古代马六甲早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之前,已是一座珍贵的城。不过,当时绕絮在这座城的上空,是充满利益薰心和豪争强夺的气味。
城外来的利益集团,制服城里原来的居民,统治者远走他乡,马来皇朝最终没落,开始了殖民地时代。时至今日,有形围墙早已坍塌,昔日光辉留落在尘烟之中。

当马六甲登录为世界文化遗产城,一堵无形高墙突然又矗起。
在世遗核心和缓冲区总共200多公顷范围里生活的城里人,需要肩负着保护文化遗产,让文化永恒传承的重任。
此时此刻,人人都说马六甲不再只属于马六甲人,它成了全世界人类共有的财产。观光客借“旅游”之名纷至沓来,任意踩踏古迹遗址;关怀者借“保护”之名说三道四刻薄批评,无视对城里人造成的言语伤害。
今日的无形围墙上空本来应该洋溢着文化与历史的气息,不过,当各种利益团体再一次大举涌入,以“世遗”之名满足各自的私欲,你可能也察觉到,古城上空,又再弥漫着那一丝丝的贪婪味道,驱之不散。
最近马六甲市区举目尽是游客,好奇目光时时投注在城里人身上;言论矛头也不时朝向城里,宏篇大论指示着种种是与非。
吹皱一池春水,当城外人一再要干预城里人如何过日子,而原只想要安逸生活的城里人又应该如何自处?不由得想起钱钟书在《围城》里的经典名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当城里人携着文化与历史纷纷往外逃,当城外人挟着铜臭与指责一直往里钻,也许,又是围墙坍塌的时候了。

